陳榮昌
鐘南山
鄭則廣
今年11月18日是世界第19個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日。慢阻肺應該如何早防早治?發病后如何規范治療?11月18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鐘南山院士團隊將再度登上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以“改善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為主題為大家支招。
活動信息
主題:改善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
主辦:廣州日報社、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時間:11月18日8:30~10:30
溫馨提示:本期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將在線直播,歡迎掃碼進入新花城或廣州日報APP直播間關注,在家用手機就能觀看。
沒時間在線看直播的朋友,還可以通過新花城APP、廣州日報APP,微信公眾號“健康有約”(ID:gzrbjkgj)等方式收看直播回顧、獲取講座詳細報道。
慢性阻塞性肺疾?。ê喎Q“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是由于吸煙等原因引起氣道狹窄或肺氣腫等結構改變,導致呼氣受阻,感到呼吸費力或透不過氣,常伴有咳嗽、咳痰等不適。
慢阻肺早期,病人大多沒有明顯不適,故很少就醫。當自身感到明顯不適再就醫時,往往都已出現不可逆的肺功能嚴重損害,治療效果及預后都不佳,使患者生活質量大打折扣。此時,慢阻肺患者的呼氣受阻會越來越重,稱為“進行性加重”,這會出現缺氧,可發展成肺源性心臟病,慢阻肺的肺部炎癥可引起全身各臟器損害,最終導致呼吸衰竭、肺性腦病和肺心病等全身臟器衰竭而死亡。
據專家介紹,目前,40歲以上人群中,全球發病率高達9%~10%。除了發病率及死亡率高之外,慢阻肺患者常因季節氣候轉變或抵抗力下降而出現反復急性加重而住院,每一次急性加重,對患者的身心都是一次巨大打擊,也加重家庭及社會負擔。如能做好早期診斷、預防和治療,可以明顯減緩疾病的發展及癥狀,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保障。
目前,我國慢阻肺患病人數大概在9990萬,其防治已得到國家的重視,持續提高基層醫護人員對該疾病的早治早防能力、提高民眾百姓的健康素養,共同做好“早知+早治”已成共識。
當前正在推進的健康中國戰略核心理念是“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努力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質量。做科普已成為越來越多醫生臨床工作之余的“必選項”。對此,鐘南山院士一直身體力行,8次攜團隊登上廣州日報的名醫大講堂,傳播健康理念,使廣大患者獲益。
上月底,在廣州市融媒平臺“新花城”上線一周年之際,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廣醫一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簡稱“呼研院”)500多名高級職稱專家組成的“南山名醫”團隊正式入駐新花城,進一步弘揚抗疫精神、傳承南山風格,為更多患者提供健康咨詢服務、傳播健康科普知識。
11月18日,在今年的世界慢阻肺日來臨之際,廣州日報社將再次與廣醫一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呼研院攜手,共同主辦每年一度的慢阻肺日名醫大講堂,邀請南山名醫團隊上線新花城和廣州日報客戶端等平臺,在線開展主題為“改善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的科普直播。屆時,鐘南山院士將致辭,陳榮昌教授將講解“多方位最大化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鄭則廣教授將介紹“慢阻肺吸入治療療效最大化”,廣醫一院呼研院的護士還將為大家帶來滿滿的實用干貨——呼吸康復操。另外,觀眾問答環節還將有權威專家在線答疑。
嘉賓
鐘南山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973首席科學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名譽主任、國家呼吸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前會長、顧問。
陳榮昌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前任院長。
鄭則廣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教授、主任醫師,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呼吸病學裝備專業技術委員會副主委、秘書長,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居家康復分會會長、廣東省胸部疾病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呼吸科醫師分會基層呼吸疾病防治工作組組長。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茹志娜、韓文青、王文熙
(編輯: 劉卓瑩)